4月17日,中央電視臺《經濟信息聯播》播出內蒙古呼和浩特智慧交通專題報道。在呼和浩特主干線十字路口,雖然正值上班高峰時段,道路通行卻十分順暢。這種改變,正是最近正式交付的呼和浩特“青城智慧交管系統”帶來的支撐。
中國聯通基于聯通智能視頻云,以數據驅動+人工智能為核心,建成全域感知、體系完備的城市交通感知體系,轄區(qū)道路及重點場所監(jiān)控實現全覆蓋。
智慧交通,創(chuàng)新方案
“青城智慧交管系統”依托呼和浩特“智慧城市”總體架構,以升級完善公安交通集成指揮體系為抓手,以數據及智能化為基礎,應用系統和前端感知為支撐,以提升道路安全防控能力、公安交管服務能力、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為重點,以全市域作為設計藍圖,以中心城區(qū)作為近景目標,重點打造了智慧信控、綠波出行、擁堵分析、智能審核等核心應用功能。
項目全力實施路面信息感知前端體系建設、應用系統體系建設,引入社會專業(yè)服務,智能交通三期、二環(huán)快速路等交通資源的移交工作,形成了全方位覆蓋、無縫隙對接、一體化管理的交通智能化管理的新格局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項目在國內交管領域實現了軟硬解耦、存算分離、系統開放的定制化解決方案,支撐了跨部門、跨警種、跨地域的專項涉車應用服務,實現了道路交通管控的科學決策;充分發(fā)揮了聯通云網優(yōu)勢,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基礎上,打造了視頻傳輸網、公安信息網、互聯網、移動警務網四大網絡,為上層各類應用提供了基礎的數據支撐。以聯通云為引領,深度融合了各類前沿技術,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“行業(yè)交管云”。
海量數據,高效管理
“青城智慧交管系統”的實現,需要120PB的存儲規(guī)模。如此海量的數據,如何高效、安全地存儲和管理?這正是項目的亮點所在。
項目的龐大存儲規(guī)模采用了聯通云并行文件與對象存儲混合部署的方式,將數據存儲分散在10個存儲集群中。這種創(chuàng)新的設計不僅確保了數據的穩(wěn)定性和可靠性,還大大提高了存儲效率和性能。
同時,負載均衡技術的使用,確保數據可以從任意集群寫入,并直接落盤在本集群中。這種技術不僅保證了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,還極大地提升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彈性。在讀取數據時,該系統同樣表現出色。無縫的數據訪問方式,為用戶提供了極致的便利和高效的體驗。
隨著項目需求的不斷增長,存儲集群也在逐步部署和擴容。從初期的2個集群,逐步擴展至5個、9個、10個集群。在這個過程中,上層業(yè)務始終保持無感知,實現了平滑擴容。這種靈活的擴展能力,為項目的長期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。此外,高性能接入吞吐能力、數據處理能力,確保了項目的高效運行和快速響應。
據了解,該項目還具有成本控制優(yōu)勢,通過并行文件、對象存儲的接入節(jié)點和存儲節(jié)點的混合部署,大幅減少了服務器采購成本,為行業(yè)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作出積極貢獻。
高效通行,節(jié)能綠色
“最近呼和浩特的交通確實順暢了很多,上班路上堵車少了,原來是智慧交管上線了。”家住呼和浩特的李女士介紹道。
“智慧交管”平臺依托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和前端智能視覺設備,實時監(jiān)測分析路網情況并進行信號系統自我優(yōu)化。數據顯示,依托“智慧交管”平臺,路口平均通行效率提升15%以上、主干線通行效率提升10%以上、區(qū)域通行效率提升3%以上。
從人工處理到智能輔助,“智慧交管”平臺不僅優(yōu)化了道路交通秩序,還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風險、消除車輛安全隱患。中國聯通在ESG理念引領下,實現聯通云在技術、產品、服務等方面的全面突破,聚焦城市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以數字化促進綠色化,極大地降低了機動車燃油消耗和尾氣排放,城市級碳排放量減少8%以上。
中國聯通將繼續(xù)以“交通強國”戰(zhàn)略為指引,依托自身企業(yè)稟賦,融合車路協同、交通大數據、交通AI智能分析等“算網數智”創(chuàng)新能力,聚焦公路、民航、港口、物流等細分領域,科技賦能智慧交通建設。(陳雪健、宮麗華)